校训的文化传承及与时俱进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4-26
当前新课改进入新阶段,学校的内涵发展及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广泛重视,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标志的“一训三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文化现象。
优秀的校训,能够以精准的语言,表达富含哲理的教育理念,张扬学校办学宗旨。欣赏名校校训,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熏陶。
校训是文化传承。许多校训,以传承中华传统精神作为自己办学的价值取向。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语出《周易》;中山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语出《中庸》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语出《大学》。这些校训取自传统经典,也是中国人厚重的教育文化遗产。
校训是教育哲学。学校以育人为最高宗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养成。西工大校训“公诚勇毅”, 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知行”,把人格的培育作为重要目标,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体现了深刻的教育哲学。
校训是集体意志的体现。诗言志,校训也在言志。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北大校训 “自由、平等、民主、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言志的色彩浓厚。当然,也有学校将多种内容复合表达,以形成更丰富的表达效果。如西南交通大学 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同样是言志,内容繁复了许多。
校训体现办学特色。比如北京师大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首都师范大学校训“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体现师范教育的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北京林业大学校训“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严谨、 博精、 创新、 奉献 ”, 上海财大的“经世济国”, 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 均在体现专业发展方向上有可观之处。
校训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不同时代,对人才培养有不同要求,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特色。比如, 8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 ,“创新”一词就成为许多学校的校训内容。最典型的是北京大学校训, 蔡元培题写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 。抗战之前有 “博学审问,慎思明辩” 的校训,今天的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同样体现了时代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