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多方发力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11
近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学习型城市,如何建设》的文章,文中说,国家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来国图参观拍照的人少了,读书学习的人多了。国家图书馆的学习热潮,是当前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一个缩影。目前很多城市开始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比如杭州“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氛围正在形成,北京朝阳的学习型社区建设。对此,专家建议,要引导城市居民提高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加快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研究制定,同时,各地应该规划建设永久性的学习场所,另外,还可以将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通过组织和整合,在城市繁华街区和游客集中的景点进行展示。
的确,学习型城市,如何建设?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不可回避一个重要问题。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的需要,是提高我们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据2012年的一项媒体调查显示,我国18至70岁公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39本,电子阅读量仅2.35本,和欧美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英国人却很重视公民阅读素养培养。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即使在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电脑、手机、互联网快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的今天,英国人每天读书的时间仍然在不断增长,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从3分钟增加到了7分钟。很多英国人在出行时,旅行包里依然还会装上一两本书。他们在乘坐地铁或飞机时,打发时间的首选还是读书。与之相比,我们中国人在重视公民阅读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每一个公交车站都有站牌,但是很多人不愿自己看,而是习惯问路人或司乘人员;现代商业要求商品标牌都要标注清楚,药品、电器还要附带说明书,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阅读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的习惯。由此看来,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确是现代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进一步提高我们国民整体素质的形势所逼。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首先,党政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宣传,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全社会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为提升学习型城市文化建设品位,我们应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各社区、居民小区大门旁或休闲区域设置专门的读书学习公共文化宣传栏,鼓励并引导广大居民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来开阔视野,丰富大脑,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休闲广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城市休闲广场设置专门的读书学习文化墙、电子银屏,介绍新近畅销的居家文化生活产品,介绍社科类文化知识及休闲健身常识,宣传各种政策法规,宣传学习型城市建设规划等等,为休闲玩耍的市民提供精神文化食粮,让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充实。三是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加快实施城市数字电视家家通、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全国性读书学习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增加城市图书馆和藏书的数量,开放城市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吸引更多的人们在休闲时去读书学习,形成全社会爱读书,勤学习的良好风尚。四是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主动投入到全民读书学习活动自愿服务中去,经常深入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开展读书学习等文化宣传和服务活动,不断壮大开展全民读书学习活动的志愿者队伍,扩大自愿服务的范围,形成自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的开展,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
第二,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和专业素养,做好学习型执政者和管理者。“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领导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带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锤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干部。一是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学习。通过经常阅读党报党刊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执政纲领、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时时刻刻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保证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迷失方向,不步入歧途。二是善于在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坚持看书学习。要紧紧抓住工作间隙时间开展学习,利用出差的间隙和节假日时间开展学习,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利用图书阅览室等加强学习,利用网络手段开展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气质修养,塑造健康的个性和人格,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管理能力。
第三,学校要充分发挥读书学习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加快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校要积极构建,不断优化学校书香文化环境,教育引导师生认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大力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适当介绍其中的精彩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在学校少年宫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和读书讨论活动,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让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积极开展文学兴趣小组活动。要通过成立学校和班级读书社、文学社等社团,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小知识,介绍自己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读书心得等,然后编辑成报,供学生阅读学习交流,以开阔他们视野,丰富他们大脑,增长能力。二是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的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学校图书的管理、更新等工作,注重图书的质量;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图书、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环境、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这里成为学校师生学习成长的乐园。三是搞好图书馆(室)的对外开放工作。大力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读书学习,进一步带动家庭崇尚读书学习之风;通过图书馆(室)的对外开放,吸引家庭和社会的更多人热爱阅读,增强图书馆(室)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促进全社会阅读风气的有效形成。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得好,“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是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守着自己的成长之门。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事业的成功的有效方法,那就是读书。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教育引导全社会崇尚读书学习之风,加强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精神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把阅读素养培养作为走向成功的阶梯,帮助人们走向更高、更完美的人生终点。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