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时事新闻课要落到实处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08
吉林省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时事新闻课”教育试点工作,并将此项“新媒体德育创新融合工程”覆盖到全省。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永兴说,将充分发挥“时事新闻课”正面引领作用,通过国内外时事新闻信息,展播身边优秀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小
不久前,笔者在学校工作群转发去年12月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和专家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周稽裘的《面向第一个一百年:职业教育的攻坚与现代转型》,有的老师居然很吃惊地说:一百年后,已经化为灰很多年了,怎么看得到职教发展的大好形势啊。说明有的老师竟不知道习总书记三年多之前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以就不知道“第一个一百年”是指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建成小康社会。也就说明我们老师不关心时政,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学校也不关心时政。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兰州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就抗战历史知识向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作问卷调查,调查所反映的积极的方面这里不说,只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有34.5%的大学生对抗战历史不太了解,甚至有1.3%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十分了解的只占9.5%,比较了解的占54.7%。知道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的占63.4%,关注(含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占56.7%,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占了12.4%。作者认为,整体上看,大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并提出四点建议。(具体文章见9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如果我们对中小学生,甚至对教师来个问卷调查,估计结果也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但是,我们还不能因此说中小学没有时政教育。因为每所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里,往往都有政治学习。政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每周要安排时间,组织教职工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各级与教育有关的重要会议的精神,通过学习,让每一个教职工领会这些方针、政策和重要会议的精神,从而更好地搞好教育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可能是长期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当多的学校的政治学习已经名不副实。这些学校的政治学习时间讲的都是教学问题,或者说是考试成绩与升学率问题,特别是大型考试——统考、模拟考试成绩揭晓之后,讲的肯定是考试情况分析,什么及格率、优秀率、高分段人数、临界人数、超县(市)分数等等。没有大型考试,就是总结教学工作和布置教学工作。学生方面,如果考试没有时政内容,教师不讲,学生也不学、不关心。《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12日登载的记者来信《教职工政治学习勿粗放》,就是反映了一些学校的政治学习名不副实的问题。有的学校,政治学习就是总结一周的工作、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主要是教学工作,确实没有组织教师学习过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的重要文件,以致于教师对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知者寥寥。这些学校,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教师牢骚多,干劲不足,缺少凝聚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确实很重要,必须紧抓不放。但是,抓紧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靠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广大教师。而教师只有对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掌握了,才会有战斗力、凝聚力。而且,时政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必要的时政教育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它关系到立德树人,关系到扣好学生人生的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崇德向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对教师来说,能够多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发展与改革的形势,提高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提高集体的战斗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时事新闻课”是开展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非常重要,也已经为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去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时政教育的指导意见》,决定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等的时政教育,将时政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年度考核,宣传内容至少每周更新一次。2015年12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下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时事教育情况调查的通知》,决定开展全省“中职时事教育教学研究”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全省中职学校时事教育教学基本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时事教育教学工作。
中小学是形成思想、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中小学育人是打基础的工作,是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时政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必要的时政教育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它关系到立德树人,关系到扣好学生人生的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崇德向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对教师来说,能够多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发展与改革的形势,提高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提高集体的战斗力。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校园文化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