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史馆建设探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06
校史馆,是学校历史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近年来,高校校庆,特别是五十周年、百年校庆等整十周年校庆已成为各校的重要节日,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校庆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建立不同规模的校史馆,以充分展示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校史档案记载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具有相当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历史资料。校史则是从校史档案中提取的精华,是学校发展历程的反映和总结,是一部生动且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价值和地位会逐步凸显出来。因此,对校史的聚集机构——校史馆进行建设,对构建校园文化起着积极作用,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建立校史馆更进一步地体现了档案的历史功能。
此外,校史馆的建设还有利于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和优良的校风教育,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关注高校的建设发展,为高校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校史馆建设不是普通的建筑物修建,它是一个长期工作成果的积累和更新过程,一般来说,校史馆建设分为三个步骤:
一、校史的确定和史料的征集,历史本身是一个庄重严肃的过程,校史的确定应尊重历史,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把校史的确定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相结合。在坚持校史确定的原则下,史料的征集是一项艰巨又长期的工作,系统全面地收集学校各方面历年来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是建立校史馆的前提。
二、校史的陈列,征集到的所有校史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都应集中妥善地保存起来。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史料进行分类存储。对于能够反映学校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弘扬学校精神的代表性资料及实物,还应布展展出。突出个性、显示特色、避免雷同则是建设校史馆所需注意的原则。
三、校史书籍的编撰,校史书籍的编撰必须以真实的档案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征集到的大量校史信息,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评论。描述出历史原貌,再现过去。编撰校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校史的研究,向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的时代赋予学校的职能和特色不尽相同,而为学校发展提供的机遇与挑战也不同。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时代所给予学校的不只是和煦的阳光,还有风雨的考验。校史并非是去而无返的遗迹,她在岁月的流逝中积淀,是学校最宝贵的历史档案,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不可忽视和应传承永续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的办学实践很有借鉴意义。
校史和校园文化是必不可分、相辅相成。因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从创建、变迁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校史忠实地记录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且校史对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传承有巨大贡献。莘莘学子在短短的大学四年时间里,通过聆听校史讲解,观摩校史展览等方式方法能达到身心与学校融为一体,浸润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利用校史馆的平台,弘扬学校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知晓学校创业的来之不易,感受教师和同学为事业而拼搏的忘我精神,感谢传道授业的老师。由于在校期间收到母校文化的熏陶,清楚母校的历史,对母校的深深怀念,很容易转化为一种宣传母校精神、支持母校发展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学校的发展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宣传和支持作用。
通过校史工作构建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可以使学校的师生员工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每个在校人都是学校一份子的意识,热爱自己的学校,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形成自觉良好的学习风气与工作习惯。这样,可以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为共同的发展目标进取的情感,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
总之,加强对高校校史馆工作的建设,必然会对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校史突出反映了学校的创建及发展历程,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同时,学校创建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也给人们深深的启迪。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