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06
学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中坚力量的场所,在校园中产生隐性影响最大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它既是有形的校园设施,又可以是无形的文化环境氛围,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具体表现有:一方面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上调节师生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信念和理想,让师生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从而更有利的把师生从参与者转变成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校园文化一旦形成良好的氛围,可以陶冶全体师生的情操、愉悦身心和塑造品格。所以,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其重要性,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以优质的校园文化形象去熏陶师生的心灵,促使全校师生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武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有制度文化,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讲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表现;
首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鼓励和导引作用,培养学生形成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力表现在:
一、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形成师生的健康身心,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校园心理环境主要指师生在校园内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校园心理环境是校园环境的潜在层次,它所形成的气氛和风气刻画了学校的具体形象。心理环境包含和谐的人际关系、老师的风采和魅力、有序的校园集体生活。和谐、紧密、合作的人际关系具有正能量的作用,既可以满足师生交往的需要,也有利于发展师生的亲密感和友谊,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氛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具有副作用,让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是优化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的管理者们要以身作则,带领全体教职工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体。老师之间各种的教育活动的互帮互助反映出校园精神的特征,形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献身教育的雄心,以此为动力去影响学生,传承这种精神。
二、有着充分育人氛围的校园物理环境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具体表现在校园的建筑、绿化,相关设施的美化、文化的布置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既能显示学校的独特形象,也是学校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营造一种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先进理念,完善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其次,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发挥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最后,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约束和完善功能,指引学生自我管理和完善自我。
校园文化是个系统工程,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生活和各种校园活动中都能体现,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日常工作中,常态化,系统化,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学校上下都应当提高认识,全员参与,一起行动,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计|北京校园文化建设|北京校园文化设计|校史馆|华腾恒弈